常见问题   |   客服咨询  |  400-163-0678
400-163-0678
丨全国热线丨本地上门丨快速受理丨
首页 > 新闻资讯 > 浅谈社会责任
浅谈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也叫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简称CSR)。其实对于社会责任的定义,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机构对此均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到目前为止,世界也没有形成普遍且被大众所接受的统一概念。那么这篇文章的目的就希望带领大家飞跃迷雾。我利用在英国读研的期间,研究了CSR的概念。所以准备和大家分享两个概念:一个权威和认同度均较高的概念和一个帮助中国企业家理清困惑的概念。先从权威概念说起,在2011年,欧盟把社会责任定义为:“组织,企业和商业单位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中的所承担的责任”。 

如果说欧盟这个概念比较权威但是抽象的话,那么下面英国金融时报(2015)的概念对我们中国企业家可能更形象并具有更高的可执行度:“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把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利益带给利益相官方的为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标准。其目的是希望通过鼓励企业对其商业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包括企业自己的利益相官方”。其实联合国(简称UN)和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简称WCED)于1987有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概念,但是为了不增加困惑,我们会在以后的文章里面对可持续性发展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目标进行说明。 

那么社会责任这个概念是如何演变发展过来的呢?让我们分别从学术界和社会两个角度来观察分析: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学术界: 

下面这张图表显示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经过总结的4个阶段,它是由Caroll在 1979年提出的: 

1、经济责任——换句话说,企业的首要责任应该是创造利润,給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法律责任——法律是社会的基本运行原则并监督社会行为的对与错,所以企业应该以遵守法律为第二个责任。

3、道德责任——企业有义务去做执行道德公认的正确的行为并避免其产生对社会和人类造成伤害的行为。

4、慈善责任——企业应该寻求如何做一个良好的企业公民,其不仅表现在对社区和社会的贡献也包括努力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根据英国卫报Guardian在2015年的报道指出,在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出现大量的童工和污染。这份报道至少充分说明了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还在为他们的法律合规行为做努力,但是报道并没有指出企业是否已完成其首要任务。换而言之,道德麦任在发展中国家将不会是企业优先考虑的问题。这个同时也給了中国供应链审核主要侧重在法律的合规性一个非常好的解释。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责任是如何被重视起来的呢?这个还要从90年代初期开始讲起,那时候美国的一些非政府组织(NGO)和工会通过媒体看到西方服装和鞋类品牌在发展中国家通过使用童工和恶劣的工作条件来榨取剩余价值,于是发起了反血汗工厂 的运动,并要求这些品牌商和买家提高工人的工作条件并停止欺诈儿童的行为。那些品牌商由于受到外累的压力,从而开始关注自己的商业行为。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发展,它就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企业社会责任。其中著名的事件有: 1991年, Levi Strauss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份《供应商行为准则》。不久之后,Sears, Roebuck and Co,也发布了自己的《供应商行为守则》。1992年, 国际NGO发起了对耐克的反血汗工厂运动引起社会轰动并促进了耐克的社会责任行为。随之,沃尔玛也在1992年底童I曝光事件后于1993年发布了《供应商行为准则》。最后随着消费者意识的逐渐提高,抵制成为了一个推动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和提高基本的人权和安全的工作环境。

虽然,社会麦任好像是由商业目的的推动而发展,但是社会对企业在不同的阶段也有自己不同的要求也就意味著企业要跟着时间而变换自己的角色。例如,在中国。社会在80-90年代对企业的期望是接到国际订单,解决社会劳动就业问题,这个期望和现在政府提倡的创新是截然不同的。同理,社会对企业的期望在不同的地域也会不一样,主要取决于其经济的发展。例如,深圳希望引进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而在-些欠发达地区,他们更希望通过引进劳动密集形产业来带动当地就业。

上面虽然介绍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发展过程,但是社会责任究竟是不是贸易壁垒呢?在2008年,Alexandra Harney ,英国金融时报的记者出版了一书: The China Price: The True Cost of Chinese Competitive Advantage (《中国价格:中国竞争优势的真正成本》)在开头很大筒幅的介绍了中国如何牺牲环境和用恶劣的工作条件来吸引投资并成功夺走了欧洲和美国普通I人的工作-制造业的迁徙从欧美走向中国。如果翻开欧美工业发展史,我们同样可以找到童工在恶劣的工作条件下工作的案例。那么欧美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是否真的的贸易壁垒呢?同样的,当美国把制造业迁往欧洲,再连同欧洲企业一起迁往亚洲的日本、 韩国再到中国,至现在从中国转向南亚和非洲国家,这无不透露着商业角逐利润的游戏规则,所以何来抢夺工作之说。但是贸易壁垒和以上问题,我们会在后续再給大家进行详细的讨论。

上一篇:什么是所谓的“双认证”?你以为做了iso认证就一劳永逸了?
相关资讯